温湿度记录仪的运用领域
温湿度记录仪的运用领域
1、食品运输
由于食品运输过程时间并不是一个短期问题,但食品保存中的相对平衡湿度又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,相对平衡湿度直接影响菌落的生长。
例如:在平衡相对湿度为95%RH至91%RH范围内,易于滋生的菌落为沙门氏菌、波林特菌、乳酸菌、霉菌和酵母菌。
而食物保存周期也与温度、平衡相对湿度有关,平衡相对湿度值为81%RH的蛋糕,其保质期为27℃时14天、21℃时24天,如果平衡相对湿度提高到85%RH,这些指标将降低为27℃ 时8天、21℃ 时12天,吸湿物质的平衡相对湿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
平衡相对湿度定义为物质与空气中水不进行交换情况下,由周围空气获取的湿度值。
这个定义很清楚,为了成功地储存和保持这些产品,环境气候的控制及包装必须仔细指明。
同时,很多食品的保存在过于干燥情况下,其口感都会有些变坏。针对这种情况,要求实时记录温湿度变化,保证食品安全进入消费者口中。
2、农业及畜牧业的应用
农业及畜牧业生产尤其一些经济作物的生产,在其幼苗期要详细记录温湿度值。而在农业应用中,由于恶劣环境——肥料、粪便等造成的酸碱性环境使湿度产品漂移超出其他环境,这样就要求湿敏电容漂移较小、整机校准方便。目前在浙江大学、山东农业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著名院校都使用了20207用于农业方面的科研,而且反映十分良好。
3、博物馆文物、档案管理
这是温湿度产品应用的另一个大的领域,而记录仪在其中又是很有特色的产品。档案的纸张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可以多存放一些时间,而一旦温湿度条件遭到破坏纸张将要变脆,重要资料也将随之荡然无存,对档案馆进行温湿度记录是必要的,可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。使用温湿度记录仪将使温湿度记录的工作得以简化,也将节约文物保管的成本,使这一工作得以科学化,不受到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干扰。保证了对艺术品的最小破坏的前提下,文物,包括其色彩、形状不受损毁。
3、医卫场所
按照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》的要求手术室的温湿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:即温度在22…25℃;相对湿度45%RH… 60%RH,适宜的环境温湿度对操作者和病人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当室温超过28℃,湿度大于70%RH时,易有闷热、出汗、烦燥、疲劳等反应,容易影响安定的情绪和敏捷的思维,使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,同时病人也会出现心率快、出汗多等症状而增加手术难度;
当室温低于20度时,只穿手术衣的操作者会感到冷,易影响操作动作的灵敏性和准确性,尤其是手指的细微动作。
- 上一条温湿度监控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
- 下一条机房温湿度监控系统的实现